【前言】
你是不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突然的就喜歡上了自行車?然后還講不清楚究竟為何,就是喜歡。
是的,很多人都是這么過來的。這項運動有魔力,總會讓人不停的入坑。于是,永遠都有白菜(小白+菜腿)的存在。他們需要了解更多自行車的基礎知識,比如怎么選車,怎么搭配組件;比如賽事怎么分類,比賽過程中都有哪些戰(zhàn)術等等。
不要太在意自己現(xiàn)在是個白菜,因為任何一個自行車的重度愛好者,都是從白菜開始的。即日起野途傳媒推出新手入門系列報道,不定期更新自行車基礎知識,初入坑的自行車愛好者,請別錯過。
如果你是一個剛剛接觸自行車運動的人,想要買一輛自行車,當你走進一個車店,或者登陸自行車銷售網(wǎng)店,面對琳瑯滿目的自行車,公路的山地的,鐵架的鋼架的碳纖的,有變速器的沒變速器的,幾百的幾千的幾萬的,你會不會慌了陣腳,不知道改如何選擇?
今天就來說說,如何選擇一輛適合自己的自行車。
挑選自行車第一步
了解您自己的需求和用途,是上下班交通多一些呢,還是休閑娛樂多一些。需要不需要上汽車上火車呢,需不需要考慮上下樓梯呢等等。比如,公路車可能外形更加靚麗,騎出去更吸引眼球,行動上騎行速度更快,而山地車對道路的要求更低,可玩性娛樂性更高,通勤車很便宜,上下班騎行更舒適,持之以行也可以起到健身的效果。而折疊車攜帶方便,收納不占空間,上下車船容易。是汽車加自行車戶外活動的絕佳搭配。
自行車的分類介紹
公路車(Roadbicycle)用來在平滑公路路面上使用的車種,由于平滑路面阻力較小,公路車的設計更大考量高速,往往使用可減低風阻的下彎把手,較窄的高氣壓低阻力外胎,擋位較高,且輪徑比一般的登山越野車都大,由于車架和配件不須像山地車一樣需要加強,所以往往重量較輕,在公路上騎行時效率很高。由于車架無需加強又往往采用簡單高效的菱形設計,公路車是最為優(yōu)美的自行車。
三項賽/計時賽自行車(Triathlon/TimeTrialbicycle)在三項賽和計時賽運動中使用的公路自行車,三項賽和計時賽的最大特點就是不允許使用牽引氣流,也就是說選手必須完全通過自己的力量來克服空氣阻力,而不須騎在其他選手后面,所以三項賽/計時賽自行車在設計時非常注重讓選手保持一個減小空氣阻力的騎行姿勢,同時注意減小自行車自身的空氣阻力。三項賽自行車還讓選手在騎行時使用和跑步時相近的肌肉組,這樣使從騎行到跑步的轉換更容易。
山地車(Mountainbike)山地車起源于1977年舊金山。設計為騎乘于山區(qū)的車種,通常具有變速器可變換省力或快速的檔位,有些會在車架安裝避震器,部分的輪胎胎皮是巧克力胎紋以便于在無鋪面的路面騎乘。山地車零件的尺寸一般為英制單位。車圈為24/26/29英寸,輪胎尺寸一般為1.0-2.5英寸。車架尺寸也以英制為單位,例如14"、17"、19"來表示車架尺寸的大小。
速降自行車(DownHillbike)速降自行車,也稱落山自行車。英文簡稱DH。是一種極具挑戰(zhàn)性的活動。騎手利用特制的DH自行車在山坡上滑翔,甚至墜山來尋求刺激?;顒佣嘣谏郊?、礦洞、雪地等地帶開展。奧地利人利用DH創(chuàng)造出210.4KM/H的世界紀錄。速降自行車的車架角度與山地自行車有所區(qū)別,零件與山地自行車一樣都為英制單位。進行此項活動時必須佩戴頭盔、護甲等裝備。前叉減震的行程比山地自行車及XC自行車要長。輪胎寬度一般超過2英寸。
旅行自行車(Touringbicycle)由公路自行車發(fā)展而來,適合超遠程自給自足的旅行,有較舒適放松的車架幾何設計,能夠負重,有很低的最低檔位,使用較寬的車胎,配件選擇方面追求可靠耐用而不太側重減輕重量,往往是用山地車腳踏板。
折疊車(Foldingbicycle)是為了便于攜帶與裝進車內(nèi)而設計的車種,有些地方的鐵路及航空等公共交通工具允許旅客隨身攜帶可折疊收合并裝袋的自行車。
挑選自行車第二步
自行車價格差異極大,從幾百元人民幣到十幾萬元都有;買車時應著重在符合自己需求,最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車!畢竟每個人的價值觀和經(jīng)濟能力不同,不需要為了和別人比較而買下無法負擔的高價位自行車,甚至還有人因此舍不得騎出門,也不要貪便宜而在網(wǎng)絡上購買沒有保障或來路不明的車,建議讀者可到專業(yè)車店選購,除了可試騎,售后維修保養(yǎng)服務也較有保障。
價格分類
1500-3500RMB
現(xiàn)代人可以被吸引消費的休閑娛樂實在太多元化,花點錢趕上單車風潮,這一層級的車款一樣可以伴你游山玩水,只是你要能夠分的清楚,心中要的是視覺眩目的全避震車,還是可以任勞任怨的單避震車。不管你要組裝哪一種,一定要到大型車店或俱樂部組裝,他們的信譽和售后服務可以為你免除后顧之憂。
3500-7500RMB
此段的車款已經(jīng)進入等級規(guī)格化的階段,全避震車也開始發(fā)揮其應有的越野耐*功能,單避震車更是已經(jīng)進入競賽入門級的水準,只要你有足夠的體力,你的愛車可以提供給你的不僅是可以滿足游山玩水,其零件及車輛品質(zhì)已經(jīng)達到可以接受比賽的嚴苛考驗,而你的單車因為各部分質(zhì)感的提升,而顯得架勢十足。
7500-13000RMB
如果你的第一臺車就是這個價位,那么你將會得到兩項滿足,第一是比你還要"菜"或不懂車的朋友一定會報以贊嘆的眼光看你,特別是當他們知道你的單車比一臺小綿羊還要貴,只會有兩極化的反映,一是仔細研究你的車、一是說你是瘋子,不過不管哪一種反映,你心中不免都有幾分滿足感。第二項滿足是車輛的品質(zhì)與性能一定在水準之上,只要你花時間學習正確保養(yǎng)使用的知識,你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勞永逸的做法,可以省去很多在晉級過程中換東換西的費用。
13000RMB以上
你確定你是第一次買休閑用的單車嗎?要么你是如電子新貴般的高收入戶,再不然你就是追求完美質(zhì)感的完美主義者;建議你要慎選騎行路線,循序漸進的提升騎車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恒,并且定期參考我們的咨詢,很快你就會人如其車,進入專家的領域。
挑選自行車第三步
挑選合適的車架大小。每個人的身長、腳長、手長均不相同。但是,現(xiàn)今的車架大都可以以調(diào)整座椅前后、高低、手把遠近,作些微調(diào)整來配合自己最適合的騎乘姿勢。以身高挑選正確尺寸,再“微調(diào)”座椅或龍頭、把手,來順應個人手腳長短才是最正確的,而挑選不適合的車架,再“更換”座椅或龍頭、把手,來順應個人身高與手腳長短則是舍本逐末。有的人單以腳長來選擇車架是不對的。例如有個180cm的人腿短,腳長75cm,照那種說法就要選擇16寸的車架。但是腿短相對身體一定就長,符合了他的腳卻無法符合他的上半身,想微調(diào)都沒辦法。所以一定要以身高來挑選正確的車架,才有微調(diào)的空間。
公路車架量產(chǎn)尺寸依廠牌以及型號各有不同,一般以立管長度cm或mm表示(立管c-t長度cm除以2.54換算為英寸車架尺寸)。若車架標示為450就是代表以mm(毫米)計算,則除以2.54=177,也就是17.7寸。適合177cm左右的人使用。若標示為45就是代表以cm(厘米)計算,則除以2.54=17.7也就是17.7寸車架,意思相同,只是標示法單位不同而已。
山地車架量產(chǎn)尺寸依廠牌以及型號亦各有不同,一般以英寸表示。每0.5為一個尺寸(亦有公制尺碼標示者)。如14 -14.5 -15 -15.5 -16 -16.5 -17 -17.5 -18 -18.5 -19 -19.5 -20 -21等等,在容許范圍內(nèi)再依個人比例試乘,挑選身體最輕松騎乘者為佳。車架選對了,再來若有不適再調(diào)整車座、把手或龍頭,才能達到最佳騎乘比例。況且,在一片求輕量化的浪潮聲中,選擇過大的車架尺寸徒然增加車架重量與降低操控靈活性,實非明智之選。
車架作為整個自行車的骨架,最大程度地決定、影響了騎行姿勢的正確性和舒適性。車架材質(zhì)從最早的鉻鉬鋼、進化到鋁合金、然后是復合材料的運用如碳纖維,其他還有鈧合金、鎂合金、鈦合金等,業(yè)者不斷研發(fā)新材料配方,提升管件與結構設計能力并創(chuàng)新加工技術,只為了讓車架更輕、更強、更舒適且更流線美觀。密度是決定車架重量的關鍵因素之一,密度愈低,車架可以做到愈輕,鉻鉬鋼的密度為7.9,鋁合金為2.6-2.9,鈦4.5,鈦合金4.3-5.1,碳纖維復材1.6,鎂合金1.7,由此可知鉻鉬鋼的密度最高,碳纖復材最低。然而車架除了重量外,還要考慮拉伸強度,彈性系數(shù)等,所以雖然密度低,但強度不夠也不行。目前可以制造自行車車架的材料主要有以下幾種:鋼,鋁合金,鈦合金,鎂合金,鈧合金,碳纖維等等,一般市場上出現(xiàn)的車架主要有鋼,鋁合金,鈦合金,碳纖維。鈧合金和鎂合金是最近的新興材料,比較少見。
挑選自行車第四步
安全護具自行車的安全裝備種類并不多,但是它們一定是能救命的東西。
頭盔:自行車頭盔對保護騎車人性命的功能是不容置疑的。據(jù)美國公路安全保險研究的報告表明:美國1999年騎自行車死亡的人數(shù)有98%未戴頭盔,而在撞擊事故中戴頭盔的人使他們頭部受重傷的危險系數(shù)減少了85%。隨著硬柏油路和石路的增多,騎自行車時頭部受傷的事故也增多,騎行頭盔由于能對脆弱的頭部提供保護,所以是騎行者必備的裝備。
夜騎裝備:夜騎或許是上班騎行族的最佳選擇,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清涼的夜晚騎行放松一整天緊張的心情。夜騎比白天騎行有了更多的潛在危險,首先就是視線(包括騎行者、行人及司機的視線)收到極大影響。因此能夠提升騎行者視線和對行人及司機有安全提醒的裝備顯得必不可少。這里要說的就是各種燈具,包括車前燈(提升騎行者視線范圍,提醒對面行人車輛)、車尾燈(提醒身后行人車輛),這里呼吁大家的燈具不要使用太夸張的閃動頻率。
編輯:阿楠
如果你的第一輛車是7500-130000的范圍,你不懂車的朋友一定是以一種看傻逼的表情看你,而不是什么贊嘆……
: 求大神帶,我是白菜,想學騎單車可以加您微信么